跳转至

附录.2.Q&A


Chapter.1

Question.1

Q: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A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1. 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封建社会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动,不仅旧的阶级发生了变化,还有新的阶级,如工人阶级、资产阶级诞生。
  3.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4. 中国人民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因为如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了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Question.2

Q: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A

  1.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这段时期中国处于半殖地半封建社会。
  2. 鸦片战争以后,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3. 半殖地是指中国表面上维持独立国家和政府的名义,还有一定的主权,但实际上已经丧失了完全独立的地位,在相当程度上被殖民地化了。
  4. 半封建是指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不是完全的封建社会,但是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没有也不可能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封建生产关系依然占据着显然的优势。

Question.3

Q:近代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发生了哪些深刻的变动?

A

  1. 旧的封建统治阶级及地主阶级继续占有大量土地,对于人民实行专制统治。
  2. 旧的被统治阶级农民阶级仍然是人数最多的被剥削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3. 诞生了新的被压迫阶级工人阶级,是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
  4. 诞生了新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表现出两面性。

Question.4

Q: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A

  1. 近代中国主要的社会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人民始终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
    • 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 二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2. 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Question.5

Q: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体现在哪些方面?并各举一例说明。

A

  1. 军事侵略,如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2. 政治控制,如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3. 经济掠夺,如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
  4. 文化渗透,如披着宗教外衣进行欺骗活动。

Chapter.2

Question.6

Q:19世纪60到90年代,洋务派兴办的洋务事业有哪些?并各举一例。

A

  1. 新办近代军用企业,如安庆军械所、汉阳铁厂等。
  2. 新办近代民用企业,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汉阳铁厂等。
  3. 建立新式海陆军,如北洋水师、南洋水师、广东水师、福建水师。
  4. 创办新学学堂,派遣留学生,如京师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

Question.7

Q:简述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A

甲午战争一役,标志着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失败了,其主要原因包括:

  1. 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决定了它必然失败的命运。
  2. 洋务运动对列强具有依赖性。
  3. 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Chapter.3

Question.8

Q:为什么说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之后成立的北洋政府是反动政权?

A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之后,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洋军阀反动政权。

  1. 在政治上,北洋政府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
  2. 在经济上,北洋政府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
  3. 在思想文化方面,尊孔复古思潮猖獗一时。

Question.9

Q: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A

  1. 从根本上说,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共和国的方案是行不通的。帝国主义绝不容许中国建立的独立富强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他们与大地主、大买办势力勾结起来,绞杀中国革命。

  2. 从主观上说,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资产阶级革命派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

    • 首先,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 其次,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 最后,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
  3. 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Chapter.4

Question.10

Q: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有哪些局限性?

A

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主要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

  1. 不能提供有效的思想武器去认识和改造中国社会。
  2.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地位。
  3. 使用的是资产阶级的形式主义的方法,看问题很片面。

Question.11

Q:十月革命怎样推动中国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

A

  1. 十月革命发生在其国情与中国相同(封建压迫严重)或近似(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因而对中国先进分子具有特殊吸引力。
  2. 十月革命建立的社会主义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新的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3. 十月革命中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群众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给予中国先进分子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
  4. 这样,在十月革命之后,中国思想界产生了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社会主义开始在中国成为一股有相当影响的思想潮流。

Question.12

Q: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A

  1. 五四运动具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2. 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3.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4. 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Chapter.5

Question.13

Q:20世纪30年代前期、中期,党内为什么会连续出现“左“倾错误?

A

20世纪30年代前期、中期党内连续出现严重的“左”倾错误,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1. 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着的浓厚的“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到认真清理。
  2. 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错误指导。
  3. 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缺乏实践经验,对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的规律不甚了解。
  4. 总结:中国共产党此时还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地、正确地结合起来。

Question.14

Q:遵义会议在党的历史上具有怎样的意义?

A

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

  1. 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2. 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3. 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4. 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Question.15

Q:红军长征的伟大意义是什么?

A

  1.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是一次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
  2. 长征的胜利,极大地促进了党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的成熟。
  3. 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4. 长征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图谋彻底失败。

Chapter.6

Question.16

Q:简述内战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过程。

A

  1. “一二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2. 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12月召开瓦窑堡会议,提出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10年内战局面基本结束。
  4.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实际上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Question.17

Q: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拥有怎样的地位?

A

  1.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2.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开展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中国是在亚洲大陆上反对日本侵略者的主要国家。
  3. 中国坚持持久抗战,抗击和牵制日本陆军主力,并为同盟国军队实施战略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4. 中国作为亚洲太平洋地区盟军对日作战的重要后方基地,为盟国提供了大量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

Question.18

Q: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A

  1.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胜利的决定因素。
  2. 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胜利的关键。
  3. 全民族抗战是胜利的重要法宝。
  4. 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

Chapter.7

Question.19

Q: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了哪些努力?

A

  1. 1945年8月中共中央发表《对目前时局的宣言》,明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
  2.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赴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10月10日,双方签署“双十协定”,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3. 1946年1月,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推动政协会议通过五项协议。
  4. 这些努力,使得各界群众增进了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懂得了谁应当对这场战争承担责任。这在政治上是一个重大的胜利。

Question.20

Q:为什么说“我们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蒋介石”?

A

  1. 必须打败蒋介石:因为蒋介石发动的战争,是在美帝国主义指挥下的反对中国民族独立和中国人民解放的反革命的战争。
  2. 我们能够打败蒋介石:因为蒋介石的军事力量优势和美国的援助,只是临时起作用的因素。
  3. 蒋介石发动的战争的反人民性质,人心的向背,则是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4. 人民解放军的战争具有爱国的正义的革命的性质,获得了全国人民的拥护。